但在商用車領域,江淮已具備了相對優勢,鞏固和發展這一優勢比開辟第二戰場更重要,也更容易。在當今世界,最大的輕卡企業五十鈴的年產銷總量也只有50萬輛,而江淮30萬輛的商用車產銷規模再努把力就能接近五十鈴了,所以將資源向商用車業務傾斜更容易出成果、出效益,投入少而產出多,是明智之舉。
何況,江淮商用車有著極為光輝的歷史。再過半年多的時間,江淮將迎來50歲生日。50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但是非成敗卻將因時間的流逝更加清晰地刻在歷史的紀念碑上,不可磨滅。走過50年坎坷道路,即將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江淮汽車,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創造了累計產銷250萬輛商用車的驕人業績。特別是1990年以來,江淮從一家年產幾百輛輕卡的小廠,轉瞬間成為年產銷30萬輛各類商用車的巨人。這樣的速度不僅是我們這個偉大國家發展速度的縮影,也樹立起江淮商用車在業內不可動搖的標桿地位。速度不是唯一可稱道之處,江淮商用車還保持著多項全國紀錄:中高端輕卡市場保有量第一、輕卡再購率第一、輕卡出口量連續12年全國第一、唯一獲得“全國質量獎”的輕卡品牌和自主汽車品牌。在江淮汽車半個世紀的光榮歷程中,江淮商用車還有好幾款產品被評為中國汽車工業60周年最有影響力的產品,開創了中國商用車的潮流。一是客車專用底盤改變了中國客車底盤由貨車底盤改裝的歷史;二是江淮輕卡開創了中國輕卡轎車化的潮流。這樣的成績不僅足以讓每個江淮人和每個關心、熱愛江淮汽車的人感到驕傲和自豪,也雄辯地證明了江淮在商用車板塊上的實力和強勢。
對一個理性的人而言,保持已取得的成果比努力爭取一項自己想取得但還沒有取得的成果更重要也更有意義,如果資源有限,只能確保上述兩個目標中的一個目標得以實現,那么肯定選前者。為什么呢?因為已取得的就是已確定是自己的了,而想取得的即便使出渾身解數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如果舍棄確定是自己的東西換一件不一定是自己的東西,那只有智力有問題的人才會那樣做。江淮在乘用車上已累計投資80億,但效益遠遠達不到預期,如果再在乘用車上消耗已然有限的企業資源,很可能會延滯本來處于優勢的商用車業務的發展,結果很可能是商用車業務被別的企業反超,而乘用車業務依然不見起色。所以,“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的提法非常理性,理性是人之為人最值得稱道之處。
當然,戰略重心轉向商用車并不意味著放棄乘用車業務,而是為了做精做優乘用車,為了優化乘用車業務。瑞風S5、和悅A30甫一推出便好評如潮,在SUV和緊湊型轎車兩個最大眾化的市場獲得了成功,充分說明了江淮戰略調整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未來,江淮還將推出瑞風S30、S20等車型,集中資源打造屬于自己的經典車型。我相信在不久之后,世人可以看到,完成了又一次偉大轉折的江淮汽車會在商用車和乘用車兩個業務板塊都開出耀目的美艷之花,收獲令人垂涎的秋實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