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日前,有卡車司機向商用車之家投訴,一些貨運站給他們結算運費時,給的不是現金,而是油卡!來自江蘇鎮江的長途貨運司機吳師傅告訴商用車之家記者,他手里有10000多元的油卡無法變成現金,而更讓他感到無奈的是,每到一地卸完貨物結算運費時,給的大部分都是油卡,現金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他悲憤地說:“油卡又不能買米買菜,我拿什么來養活我的家人呢?”
記者隨后在北京豐臺區神龍豐物流園了解到,用油卡充抵運費的現象在運輸行業十分普遍,絕大多數跑運輸的司機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一位有著20年卡車駕駛經驗,專門跑山西運城至北京線路的鄧師傅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許多貨運站便將加油卡充抵卡車司機的運費,今年幾乎所有地方都在這么做。來自江西九江的余師傅說,他每次結算到的運費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油卡,給的現金不到一半。據他描述,油卡與現金的比例一般是5:5,4:6或3:7,即如果是1000元的運費,能拿到500元的現金就很不錯了,一般只能拿到400元的現金,600元的油卡或是300元的現金,700元的油卡。鄧師傅委屈地告訴我們,剛開始拿到一些油卡時,還可以想辦法低價銷售給有車的親戚或朋友,但時間長了,親戚或朋友手里的油卡也用不完,這些油卡便成了燙手的山芋,又不能變成現金,也不能把它們扔掉,現在看到這些油卡就頭疼。更為悲催的是,手里的油卡無法銷售出去,新的油卡又越積越多,“現在物價這么貴,什么都要花錢買,這些油卡在我們手里換不成錢,愁死人了?!闭f到此,鄧師傅連連搖頭嘆息。
“那么,能不能不要這些油卡呢?”記者的話還未停,在一旁的李師傅就打斷了記者的話,“如果你不要的話,連油卡也沒有,錢也沒有。反正對他們來說,就是這些東西,要不要隨你的便。”這是不是北京特有的現象呢?李師傅是東北哈爾濱人,南到海南島,北到齊齊哈爾,跑遍了全國大部分地方,他告訴記者,幾乎所有地方都是一樣,除非你退出貨運行業。
胡師傅告訴我們,用油卡抵運費并不是今年才出現的,早在2013年便有了,只不過前兩年沒有今年這么普遍,一些石油公司效益不好便將負擔轉嫁給物流企業,物流企業又轉嫁給貨運站,貨運站轉嫁給卡車司機,這樣層層轉嫁,最終受害的是卡車車主和司機。記者隨后從貨運站了解到的事實與胡師傅的說法基本一致。一位貨運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也不想給司機發油卡,但上面給他們發的是油卡,他們只好發給卡車司機了。余師傅表示,現在是“油滿為患”,有的貨運站為了銷售油卡,會適當的給司機一點優惠,比如10000元的油價,他們可能會折成現金9600元,這400元的油錢算是送給司機的,“如果你要現金,那肯定是沒有。兩害相權取其輕,明知道這些油卡在手里也很難處理,但總勝過打白條吧?!庇鄮煾禑o可奈何地說。
在胡師傅看來,以前開卡車是一件很風光的事,雖然辛苦,但收入高受人尊重,現在開卡車壓力大,收入低,只能養家糊口,“又沒有其他的手藝,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闭勂鸾窈蟮拇蛩悖鷰煾殿H感無奈地說。
編后語:用油卡充抵運費,引起了卡車司機的普遍抱怨和反感。在商品經濟時代,貨幣是結算的主要工具。卡車司機運輸貨物獲得報酬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從表面上來看,油卡也是有價證券之一,物流業主和貨運站并沒有少付給卡車司機報酬,但油卡并不能代表貨幣流通, 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公平交易。這讓我想起了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農村的“打白條”現象。許多農民辛辛苦苦一年賣了糧食,只能收到一張張的白條。這極大地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導致大量田地荒蕪?,F在卡車司機收到的加油卡與農民當年收到的“白條”又有何本質的區別?這實際上是變相地將企業的負擔分攤到了司機頭上,屬于不平等交易,也傷害了司機的積極性。希望有關部門能管一管這種現象,使司機的汗水不再白流。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商用車之家,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