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天然氣汽車成為我國低迷的重卡市場中最大的細分亮點之一。與此同時,節能環保的壓力和明顯的經濟效益,也使得許多國家將發展天然氣汽車作為一種減輕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在國內天然氣汽車發展欣欣向榮的同時,天然氣車輛的出口情況是否也同樣紅火?
記者在采訪多家商用車企后得知,天然氣車輛在出口過程中面臨頗多困難和種種限制性因素,因此,車企更傾向于將其視為一種輔助性的出口車型。
● 扶持是關鍵
據中國重汽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5月底,重汽實現車輛出口1.4萬輛,而天然氣車輛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重汽的天然氣車輛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泰國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引進天然氣車輛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國家扶持。中通客車相關負責人則表示,2012年,中通共出口客車1400多輛,天然氣車輛大概占到1/3的份額,車型以城市公交車為主,出口對象國包括東南亞的印尼、菲律賓,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等,這些國家引進天然氣公交車同樣與國家扶持密不可分。
盡管從政府角度考慮,天然氣車輛在節能環保方面確有其優勢,但用戶更多考慮的是購買、使用天然氣車輛的經濟性。據了解,在配置相同的情況下,天然氣車輛通常比傳統燃料車型貴5萬~8萬元。因此,盡管天然氣車輛比傳統燃油車輛節省能耗,可以降低燃料成本,但如果節省的能耗成本無法抵消高出的購車成本,用戶購買天然氣汽車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如果出口目的國不加以扶持,天然氣車輛又不能幫用戶節省成本,天然氣汽車就很難打入當地市場。
據介紹,重汽的天然氣重卡能夠出口到泰國、馬來西亞,中通的天然氣公交車能夠進入菲律賓、印尼、哥倫比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這些國家天然氣氣源相對充足,不需要在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當地政府又有借助推廣天然氣車輛來實現節能減排的想法,市場也愿意跟進以期降低能耗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出口天然氣車輛的想法與當地政府、用戶的購買意愿不謀而合,天然氣車輛的出口就容易得多;而在如非洲地區的很多國家,其自身天然氣資源并不充足,推廣天然氣車輛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大量資金,而政府又不愿意在相關方面增加投入,在這些國家開拓天然氣車輛市場就會有很大難度。
而另一我國汽車出口的主要目的國——俄羅斯則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發展壓縮天然氣(CNG)車輛。時至今日,天然氣汽車對俄羅斯來說并不是新鮮事物,當地政府對進口國外的天然氣汽車沒有多大興趣,中國對俄出口天然氣汽車更多是迎合其已經形成的天然氣汽車市場。“我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將向俄羅斯出口天然氣車輛作為一種輔助性出口手段,不會在公司的出口戰略上占有特殊位置。”江淮汽車負責俄羅斯市場的負責人向 記者表示。
[!--empirenews.page--] ● 多重因素制約出口
由于技術條件限制、續航里程較短,天然氣車輛更適合諸如泰國、馬來西亞這樣國土面積較小、公路運輸以中短途為主的國家。如果領土面積較大,公路運輸又以中長途為主,那么這類國家多半不會選擇天然氣車輛。此外,在動力方面,天然氣車輛與傳統燃油車輛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這也會影響用戶使用天然氣車輛的積極性。
重汽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天然氣汽車在續航里程、動力性方面仍然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因此,出口目的國的自然地理環境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天然氣車輛的出口。”另據介紹,陜汽目前在俄羅斯的莫斯科與圣彼得堡、莫斯科與索契之間開辟了天然氣車輛的運輸路線,這主要得益于這些線路路況較好,可以滿足天然氣汽車的行駛需求。另外,俄羅斯冬季酷寒,會對天然氣發動機造成很大影響,為了適應這種獨特的天氣狀況,必須對天然氣發動機做技術改動。“因此,我們在出口天然氣汽車的時候必須考慮到目的國的路況、天氣等條件。”江淮負責俄羅斯市場的一位銷售經理向 記者表示。
雖然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已經引進了中國的天然氣車輛,但這并不能證明向這些國家出口天然氣車輛的前景就是一片光明。重汽相關負責人認為:“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經濟實力畢竟有限,國土面積也不大,卡車市場原本就比較小,再細分到天然氣卡車,市場容納能力就更加有限。這些國家在進口一批天然氣卡車后,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再進口。因此,雖然我們已經成功向這些國家出口了天然氣卡車,但絕不代表一勞永逸,如果這些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再進口天然氣卡車,那么我們就必須不斷開拓其他市場,時刻做好準備,以便一旦某些地方出現對天然氣卡車的需求,我們就能立即生產、制造出來。”
油價是影響天然氣汽車出口的另一個因素。“如果油價持續上漲,天然氣汽車的出口形勢肯定就會越來越好。但是國際油價不斷波動甚至屢有下跌,天然氣汽車的出口就會面臨很大困境。”有業內人士表示,他進一步分析道,天然氣汽車的賣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降低燃料成本;另一個是降低排放。油價上漲是企業研發天然氣汽車的一大動力,降低能耗、節省開支則是用戶在購買天然氣汽車時更關注的地方。因此,無論是對用戶還是對車企來說,油價下跌都不利于天然氣汽車的推廣。
“受國際油價不斷波動的影響,企業更多將天然氣汽車作為一種輔助性出口車型,并且會根據油價、氣價的不斷變化來調整出口戰略。”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說。
● 在跨國商用車巨頭夾縫中求生存
中通、重汽等國內商用車企雖然暫時在東南亞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形勢也不容樂觀。據悉,東南亞商用車市場此前多為日本商用車巨頭所占據,其技術實力雄厚,管理經驗先進,對東南亞市場的開發也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積累了很多市場開拓經驗,我國商用車企要進入這一市場就必須與日本商用車巨頭展開競爭。
“在競爭對手在技術、管理、市場開拓等方面都占優勢的情況下,我們一方面必須在設計、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節省成本、降低整車售價,形成價格優勢;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縮小與日本車企的技術差距。還要把好質量關,做好售后服務,讓出口目的國用戶漸漸認可我們的品牌。”業內相關人士向 記者表示,天然氣車輛出口除了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外,還要根據各國的天然氣氣源條件、當地政府和市場對天然氣汽車的使用意愿等情況,一步步地開發當地的天然氣汽車市場。因此,我國的天然氣車輛出口實際上就是在跨國商用車巨頭的競爭夾縫中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
由此看來,天然氣汽車的出口由不得盲目樂觀,企業必須保持謹慎、理性的態度。與此同時,作為目前在汽車領域應用較為成熟的一種清潔能源車輛,天然氣汽車在降低能耗、節省成本和降低排放、提升環境質量方面大有可為。長期來看,中國的天然氣車輛出口擁有光明的前景。因此,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曲折,但我國車企只要肯下功夫,不斷克服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天然氣汽車的出口前景就會越來越好。